媽媽手有電擊般劇痛 運動貼布三星期有效KO媽媽手斷尾 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8/04/06 11:19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5

分享:

分享:

手腕痛的媽媽,不妨試用運動貼布。

新手媽媽每天埋首餵奶、掃風、洗澡、換尿片等,過度使用手腕及反覆用力下,容易患上「媽媽手」(醫學名稱:狹窄性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),即手背近拇指韌帶增厚,壓在下方的肌腱,令到管道變得狹窄,繼而發炎及腫脹起來。

「媽媽手」患者不但拇指近手腕處持續痛楚,有時連前臂都有像針拮的感覺,屈曲拇指有時更有電擊般的劇痛。除媽媽外,常用電腦、攝影師及廚師等都是「媽媽手」高危群。

台灣認可的肌內效貼布治療師曾子怡(Sonia),亦在9年前剛產子後出現「媽媽手」。

當時不為意BB已有20多磅,長時間屈着手抱,姿勢不正確造成勞損。有日用電腦,覺得隻手條筋扯住痛,不知原因。

Sonia其後上網看有人用肌內貼減手腕痛,於是仿傚,貼兩日停一日,如是者三星期,『媽媽手』便斷尾。她指出,肌內貼的作用是在運動時,加固肌肉力量;受傷的有助消腫、去瘀及減輕痠痛,促進血液循環,加快痊癒。

它不含藥性,靠彈性來將皮膚表層提起,加快血液及淋巴液循環和流通。正如中醫所言「不通則痛」,血液循環暢順,痛感便減少。

使用須知

不同牌子的肌內貼的表現都各異,與其質地有關,主要分為棉質及合成纖維,前者可持續使用1至2天,後者則3至5天。相較傳統棉質,合成纖維堅韌度及對肌肉的支撑力較佳,而且有快乾及抗菌防臭等好處。

Sonia提醒,貼肌內貼時身體要乾爽不要塗潤膚露,否則大汗淋漓貼上有機會貼不穩。由於香港較潮濕,她建議只貼2至3日,而一些易過敏人士,貼上一、兩日便感到痕癢便脫下來。

若患有深層靜脈曲張患者、腎臟病患者、心臟衰竭患者、皮膚傷口癒合中的人士以及孕婦,亦宜在使用前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
【延伸閱讀】Ella 愛不釋手抱兒子患「媽媽手」 肌內效貼布KO「媽媽手」

肌內效貼教學

所需貼布:10吋X1條(剪開一半)、5吋X1條。

作用:加強手腕關節的穩定性及減輕痛楚。

備註:初使用肌內貼時,毋須太在意拉力是否十分準確,多用幾次很快便上手。

步驟一:手臂呈水平伸直,手腕維持輕微向下屈曲,由拇指第一關節起貼上肌內貼,前端使用0%拉力。

步驟二:沿着前臂貼至近肘位,中段使用25%拉力,尾端使用0%拉力。

步驟三:手腕對上的位置橫向貼上較短的肌內貼,中段使用50%拉力,頭尾兩端使用0%拉力。切記勿將拉力施於脈膊處。

步驟四:以兩手食指幫助固定肌內貼位置,手指範圍內則為50%拉力區。

步驟五:直至黏貼完成為止手腕仍需維持輕微下屈。完成。

【延伸閱讀】全職媽媽好舒服? 何基佑:全職媽媽為孩子失去了自由